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大道行简——中国化管理哲学经典36则》之六:“四毋”准则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说的是孔子一生的行为杜绝了四种弊病:不主观臆断、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是。孔子的“绝四”行为标准被后人称为孔子的“四毋追求”,是当代企业管理者必须修炼的道德标准,也是成功的企业管理者在决策时必须遵行的思维观和方法论。

“毋意”就是一切要以事实为依据,不主观臆断,没有调察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企业家一定要履行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精髓,把功夫放在调查研究和亲力亲为的行动当中,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拍脑门办事。

“毋必”就是对事物要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哲学观处理各种事物。在决策时,企业家一定要克服偏激的思想和过激的行为。

 “毋固”就是不要一味地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取长补短、兼容并蓄是每个人进步和提升自我的最好途径。

“毋我”就是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以集体、以团队为思维出发点,要有全局意识。若企业家一切以企业的全局大局、全体员工为出发点,不计较个人的得与失,这样才能引领企业和员工走向成功。

孔子的“四毋”,不仅是孔子对自己行为的约束标准,也是孔子建立人格魅力和人格力量的重要媒介。人格力量的渗透是构建领导威信的重要途径,拥有“舍己从人”的胸襟,时时反思自己而不迁怒于人,这样的企业家是最有人格力量、最受员工爱戴,能成为引导企业思想的力量和典范。所以贯彻孔子的“四毋”追求,是成为魅力型领袖的有效途径。

孔子的“四毋”追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儒家克己复礼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也是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与修炼的行为道德标准。“不瞎猜、不独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是企业管理者坚持原则和寻求真理的思维观和方法论,是确保把企业家人格力量化作企业力量、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方法。

本文节选自畅销书《大道行简——中国化管理哲学经典36则》。作者:段俊平,著名国学专家,著名书法家,知名管理学者,中华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华书画艺术产业联盟主席,爱维龙媒董事长。(更多有关中国化管理相关观点,可以参见爱维龙媒段俊平先生文章)公司网址:;联系电话:010-83065151-823;联系邮件:

 

话题:



0

推荐

段俊平

段俊平

124篇文章 23小时前更新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客座教授、著名管理学家、著名书法家、著名管理学家、香港城市大学管理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硕士、京麓书院创始人、爱维龙媒咨询集团创始人、民建中央文化委委员、民建北京海淀文化委主任、曾被评为“中国百名最有影响力专家”。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创新,倡导将东方管理智慧与现代管理科学相结合,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化管理”新儒学应用理论,深受学术界与企业界的高度认可。在国内外300多种学术期刊和杂志发表数百篇论文,其中多篇文章被选为议论文范文,入选中小学选修课本及中考试题。著作《企业幸福力》、《传承的力量》、《大道行简》、《中国管理往事》、《从卓越走向中庸》等中国化管理专著,多次成为年度畅销管理类图书,影响深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