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大道行简——中国化管理哲学经典36则》之十四:曲成万物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面归之。”意思是不显露自己,反而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而能彰显;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功;不故意矜持(拘谨),反而能长久。所以不与人相争,世界上也就没有人和他相争了。这句话被认为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最经典论述。老子的四不“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是“无为而治”思想的精华,是达到无为而治管理境界必备的领导艺术素养。

所谓“不自见,故明”,就是说看待与处理事物,做出决策时应当以局外人的心态,不要一味地固执己见,这样才能保持明智,看清事物的本质。“不自是,故彰”,就是说凡事要多听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要博采众长,这样才能知晓事物的内在关联,昭彰事物的是与非。“不自伐,故有功”,就是说凡事要保持宠辱不惊的心态,要内敛、低调,把实现人生终极成功作为追求目标。“不自矜,故长”,就是说凡事即使取得了期望中的成绩,也应该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要有忧患意识。

老子的“四不”集中起来其实反映了道家思想中最基本的“曲”的哲学理念,并且都是在讲人生“曲而全”的道理。领导者虽然居功至伟、功德显赫,但要委曲求全、谦虚谨慎、小心翼翼,这样才能功德圆满,才能成功伴随一生。我们看到有些企业家在成功后逐渐走向自我否定、自我毁灭的道路,让人惋惜,其原因就是没有遵循老子“四不”与“曲而全”的思想,成功反而成了失败的催化剂。

老子的无为思想是鼓励人们努力奋斗达到有为时,采取无为的心态和“曲而全”的哲学理念去处理事情,从而使有为一直延续下去。老子主张的是“为而不恃”和“为而不争”的管理艺术。所以“无为而治”被看成管理的最高追求。

老子的“四不”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前提和必要保障,是企业家实现成功人生、王者归来的思想法宝。道家思想推崇的领导艺术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要求:一个是“四不”的思维方式,另一个就是“曲而全”的领导行为。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

本文节选自畅销书《大道行简——中国化管理哲学经典36则》。作者:段俊平,著名国学专家,著名书法家,知名管理学者,中华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华书画艺术产业联盟主席,爱维龙媒董事长。(更多有关中国化管理相关观点,可以参见爱维龙媒段俊平先生文章)公司网址:;联系电话:010-83065151-823;联系邮件:

 

话题:



0

推荐

段俊平

段俊平

124篇文章 23小时前更新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客座教授、著名管理学家、著名书法家、著名管理学家、香港城市大学管理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硕士、京麓书院创始人、爱维龙媒咨询集团创始人、民建中央文化委委员、民建北京海淀文化委主任、曾被评为“中国百名最有影响力专家”。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创新,倡导将东方管理智慧与现代管理科学相结合,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化管理”新儒学应用理论,深受学术界与企业界的高度认可。在国内外300多种学术期刊和杂志发表数百篇论文,其中多篇文章被选为议论文范文,入选中小学选修课本及中考试题。著作《企业幸福力》、《传承的力量》、《大道行简》、《中国管理往事》、《从卓越走向中庸》等中国化管理专著,多次成为年度畅销管理类图书,影响深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