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大道行简——中国化管理哲学经典36则》之十七:知行合一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虽然此话说的是对宇宙起源的探索和认识,但也道出了品牌的内在哲学含义。

中国字是象形文字,“品牌”的“品”字是由三个口字组成的,这里的口就是百姓的口碑。品牌的实质就是老百姓的口碑,如果一个事物的口碑通过口与口相传而一直到无穷的地步,就成了品牌,这就是老子《道德经》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的具体意义。品牌的“道”就是口碑,“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句俗语也说出了口碑的真正内涵。

一件商品的口碑构成了它的品牌,同样一个人的口碑也构成了这个人的品格。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否成为品牌是老百姓说了算。纵观中国五千年发展史,流芳千古、美名传扬的一定是老百姓的口碑留下来的。所以,一个社会中无论为官为商,要想形成品牌美誉度,一定要厚德载物赢得大多数人民的认可,这样才能成为品牌,才会有生命力。

既然口碑是品牌的形成之道,那么如何形成口口相传的口碑呢?老子《道德经》中所论的真善美,其实就是形成品牌最重要的三个方面。

真就是一定要实事求是。我们有些企业往往不在“真”上做文章,为了追求利益,投机取巧,结果坑害的是老百姓,也毁了自己的品牌。许多企业在创业初期还比较实实在在地做品牌,可等品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以后,企业却走向了与树立品牌相违背的发展之路。过去倒下的许多企业便是最好的例证,如早期的秦池酒,曾以品牌赢得了市场,却没有在“真”上下工夫,因往酒里灌水弄虚作假而把自己的品牌砸掉了。

善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是构成品牌的灵魂。一个企业一定要对消费者和社会承担起责任,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终极目标,这样才能成为口与口相传的品牌效应。

美是真与善最终的表现形式。美包括精神层面的美和物质层面的美。美是多层面的,它涉及了一个企业的人、事、物三方面形象的综合特征。只有把人、事、物三者的美达到统一和谐,这个产品才能赢得百姓的口碑。

目前,中国的企业还没有一个真正的世界品牌。中国企业往往在通往品牌的大道上半途而废,这里的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没有真正做到集真善美的完美统一,没有真正在老百姓心中形成口碑,并且形成很强的持久力和生命力。

树立品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各种困难的过程。只有具备了坚定的目标、高远的志向、坚韧不拔的追求和对企业价值观的坚守,才能构建一个世界品牌级的企业。中国企业一定要掸去自身的浮躁,老老实实走一条创品牌之路,我们的品牌也会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世界品牌大国。

本文节选自畅销书《大道行简——中国化管理哲学经典36则》。作者:段俊平,著名国学专家,著名书法家,知名管理学者,中华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华书画艺术产业联盟主席,爱维龙媒董事长。(更多有关中国化管理相关观点,可以参见爱维龙媒段俊平先生文章)公司网址:;联系电话:010-83065151-823;联系邮件:

话题:



0

推荐

段俊平

段俊平

124篇文章 162天前更新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客座教授、著名管理学家、著名书法家、著名管理学家、香港城市大学管理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硕士、京麓书院创始人、爱维龙媒咨询集团创始人、民建中央文化委委员、民建北京海淀文化委主任、曾被评为“中国百名最有影响力专家”。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创新,倡导将东方管理智慧与现代管理科学相结合,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化管理”新儒学应用理论,深受学术界与企业界的高度认可。在国内外300多种学术期刊和杂志发表数百篇论文,其中多篇文章被选为议论文范文,入选中小学选修课本及中考试题。著作《企业幸福力》、《传承的力量》、《大道行简》、《中国管理往事》、《从卓越走向中庸》等中国化管理专著,多次成为年度畅销管理类图书,影响深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