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著名国学专家段俊平·精妙解析】

 

不特别注重自己的名声和自恃自己的功劳,人民就自然不会起争端;不特别去珍藏和标榜宝贵的财物,老百姓自然就不会起贪欲而沦为盗贼;不标榜和提供让人产生诱  惑和欲望的事物,百姓的心自然就不会被迷乱。所以,圣人最好的治理方法是净化和引导百姓的内心没有妄念,教化百姓只是想着免受饥饿和吃饱肚子,使他们安居现状而没有任重道远的志向,使他们唯一的志向就是增强自己的筋骨体魄,还要使百姓不要妄持己见和有贪婪的欲念。如果那样,那些即使有恶念的百姓也不敢行不义之举和为非作歹了。圣人如果用这种“清净无为”的自然原则来教化人民和管理国家,那么天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道理了。

 

【著名国学专家段俊平·精妙说经】

 

老子生于道德沦丧和动荡的周朝末年,他认为导致世风日下和天下大乱的原因就是管理者没有按照自然的法则来管理天下,产生动  乱的原因是管理者太受名的诱  惑,这就是文中说的尚贤,管理者太受利的诱  惑,这就是文中所说的贵货,管理者贪欲太大,这就是文中所说的可欲。老子认为管理者的“尚贤、贵货和可欲”是社会和国家产生动  乱的根源。同时老子又给出了治乱世的良方,这就是管理者一定要清静无为,一定要淡泊明志,一定要引导百姓和社会不尚贤,不贵货和不见欲,因为无为是让之端、仁之源和义之始。老子的管理思想是让社会和百姓回归到原始和自然状态,要无知无欲,只是做与天地相合的事情,那就是吃饱饭和有强壮的身体,其它的都是人们的一种妄念,社会就是被贪欲和名利所破坏。老子的这一章不仅指出他生活的周朝动  乱的原因,不仅对当时的统治者有现实意义,更是对万世指出了最高的治世原则,告诫管理者一定要摈弃对物质的过多追求和自身的贪婪,过度尚贤、贵货和可欲是国家和社会动  乱的原因,就是在我们高度文明的今天,老子的治世法则依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段俊平简介:

 

著名国学专家、著名书法家、知名管理学者、国内多所大学国学及管理学教授、中国百名最具影响力专家,中华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华书画艺术产业联盟主席及北京东城书协副主席、内蒙古年度经济论坛执行主席、爱维龙媒中国化管理商学院院长,爱维龙媒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著有《大道行简》、《传承的力量》、《企业幸福力》等多部中国化管理专著。所撰写管理文章被《羊城晚报》、《读者》、国务院国资委官网等数百家媒体刊登转载。

话题:



0

推荐

段俊平

段俊平

124篇文章 23小时前更新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客座教授、著名管理学家、著名书法家、著名管理学家、香港城市大学管理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硕士、京麓书院创始人、爱维龙媒咨询集团创始人、民建中央文化委委员、民建北京海淀文化委主任、曾被评为“中国百名最有影响力专家”。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创新,倡导将东方管理智慧与现代管理科学相结合,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化管理”新儒学应用理论,深受学术界与企业界的高度认可。在国内外300多种学术期刊和杂志发表数百篇论文,其中多篇文章被选为议论文范文,入选中小学选修课本及中考试题。著作《企业幸福力》、《传承的力量》、《大道行简》、《中国管理往事》、《从卓越走向中庸》等中国化管理专著,多次成为年度畅销管理类图书,影响深远。

文章